
不开大处方、不做大检查,医院效益却越来越好;下基层、做科普,医生更有积极性;不出县、不求人,老百姓能享受大医院的远程诊疗……近年来,黔南始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去年12月18日,黔南州卫生健康局举行黔南州集团化办医改革新闻发布会,介绍州医疗集团组建工作相关情况。州医疗集团的组建,最大限度整合州级医疗机构及具有医疗服务功能的卫生机构资源,打造重点专科,推动学科差异化发展,带动提升全州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水平,是黔南在深化医改上的一个重要举措。
2021年12月18日,州卫生健康局举行黔南州集团化办医改革新闻发布会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加强公共卫生建设,乘着“改革发展的春风”,持续推动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黔南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取得良好的成效,渐次释放出改革“红利”。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守好群众大健康
医改历来是一道世界性难题。新型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对医疗保障和医疗卫生服务公平可及的要求进一步增加;地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城乡医疗资源差距大;看病贵、看病难,群众就医负担重等问题仍需解决……在系列难题面前,黔南一题一题解出了答案。
2021年12月24日,州医保局召开“医疗保障 守护健康”新闻发布会
在长顺县代化镇中心卫生院,被诊断为“右侧腓骨下段骨折”的郝女士,在中心卫生院里就完成了手术。“以前县域医共体没有成立的时候,遇到手术患者,我们只能转到上一级医院,现在有集团作为强大的后盾,专家下沉到中心院,病情复杂的患者在当地就能进行救治了。”代化镇中心卫生院院长成其斌说。
郝女士享受的就医福利,是黔南在解决老百姓医疗问题方面的具体体现。
黔南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格局。去年4月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评价监测系统上报评估中, 6个县市达到国家紧密型评判标准。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的供需矛盾解决,满足了群众就近“看得好病”的需求。
长顺县医疗集团中心医院医护人员引导群众利用智能设备进行挂号就医 徐朦 摄
过去到医院看病,排队、挂号、看诊满楼跑,取药时还要多次循环……
如今,州人民医院设立了一站式服务中心,优化门诊诊室、消除采血流程中重复环节、开展多渠道预约诊疗,就诊流程的优化,提高医生诊疗效率的同时,节约了患者的等候时间。
公立医院作为中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黔南把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州政府层面出台《黔南州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偿办法(试行)》等“1+8”系列改革方案,围绕法人治理结构、财政补偿、薪酬、医保支付、绩效考核、药品耗材供应保障等方面工作进行了顶层设计,协同推进医改工作。改善医疗服务,全面实施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开设预约诊疗、诊间支付等服务;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面执行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推动强学科建设。公立医院已走向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的关键期。
州医院开展微创颈椎治疗手术 张芬 摄
纵深推动“三医”联动改革 全民享“健康红利”
看病贵、购药贵,一直是一个困扰百姓的问题也是医改重点之一。面对难啃的“硬骨头”,黔南纵深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环环相扣的综合治理,有效减轻群众就医负担,让老百姓从中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健康红利”。
仁晓强(化名)是一名右侧股骨头坏死患者,在黔南州中医医院进行了DAA·THA手术(直接前方入路髋关节手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简称),住院7天就办理了出院,结账时只花了6000元。
2021年5月15日,黔南州中医医院医技支部联合脑病内科支部赴都匀市颐养华庭养老院开展献爱心和义诊志愿服务活动
黔南州中医医院相关负责人坦言,患者自付费用从以往的2万元左右,降到只需几千元,主要得益于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降低了耗材费用,同时结合医院本身的技术创新,使得医疗费用大幅降低。
2020年7月,黔南开展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使我州骨科脊柱和关节类高值医用耗材平均降幅分别达70.5%和65.3%。黔南率先在全省开展骨科创伤类、关节类、脊柱类和血液净化类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工作,平均降幅依次为62.2%、70.5%、65.3%、41.14%,有效挤掉高值医用耗材价格水分,规范临床应用,降低医院、患者负担。
家住都匀的杨女士如今在黔南州慢特病定点药店买药,每个月原价724.2元的药品,在合规报销后,医保个人账户仅支付90.43元。
特病定点药店里,药师向患者介绍药品 朱丽 摄
一粒药,牵动民生。老百姓享受到“低价药”的背后,是多年来黔南通过多种方式稳步提升保障水平的努力。
带量采购,通过以量换价,切实降低进入采购名单的药品价格。黔南多次开展集中议价保障工作,全州执行药品品规共计7210个,实现基药品种全覆盖。全州公立医院药占比降低至20.9%。人民群众花更少的钱,享受更好的健康。
全州全面取消药品、耗材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同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2274项,改善医院收入机构。全州按单病种定额限额付费推行至247个病种、精神类疾病推行床日付费、积极探索按病种分值付费和中医优势病种付费改革等。一项项有力的改革举措,进一步缓解了老百姓“看病贵”的难题。
医保部门指导药店推广医保电子凭证
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 为卫健发展添“翼”
处于智慧时代,我州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广泛、深入地开展医疗信息化建设,用好大数据赋能推动“智慧医疗”见成效,在提升医疗卫生健康服务能力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2021年,工信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全国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名单,黔南州人民医院“5G+应急救治”、黔南州中医医院急诊科“5G+急救”项目入围。
患者在慢特病定点药店内进行互联网医院复诊
黔南有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益民服务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州、县、乡三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推进二、三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数据资源共享,借大数据赋能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得去”,基层医疗机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等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上得来”。目前,全州253家医疗机构远程医疗实现全覆盖,让基层群众就近便可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为推进智慧医疗更加便民惠民,州卫健局印发《黔南州公立医院“诊间支付 病区结算”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州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面推广“诊间支付、病区结算”,同时搭建“一站式”即时结算平台。
全州243家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实现数字化服务,降低了儿童漏种和延时接种,广大适龄儿童身体健康得到更好保护。“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幸福感更加充实。
(来源:云黔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