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黔南网讯 穿针、引线、勾描,动作飞快却又轻柔细致……6月25日,来自全州各地的100名绣娘、染娘参加全州第六届妇女特色手工技能大赛,针尖在指尖起落,丝线在手中起舞,一双双巧手在迂回针线、专注刺绣。
水族绣娘展示绣品百龙“绣”
“绣得太精美了,每条龙都形态不一,寓意非常好。”在比赛现场,过往的许多市民纷纷驻足在一幅长2米、宽1米的水族马尾绣作品前观赏称赞。这幅来自三都水族自治县的马尾绣作品名为“绣”,是省级马尾绣技艺传承人韦应丽和村里的10名绣娘共同完成的。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正是有了党,我们才有了今天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日子。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非遗技艺传承人,在建党百年之际,我希望能够用手中的丝线表达对党的感恩之心,表达对党百年生日的祝福。” 韦应丽说,从今年正月初一开始,她们就着手绣制这幅绣品,想在“七一”当天把绣品献给党组织。
这幅绣品已经完成。整幅绣品由红色的底布和黄色花边、字体构成,中间是由一百条龙组成一个的“绣”字,由马尾和56种颜色的丝线刺绣而成。“绣”字右边部分是绣品的含义解说,左边是作品说明。
“水族马尾绣是我们水族妇女世代传承、最古老又最具民族特色的刺绣技艺。用我们水族的元素来绣,代表我们水族群众喜迎建党百年,用56种颜色代表中国56个民族,加上绣的铜钱,代表富民强国。”韦应丽说,这是水族绣娘用丝丝针线绣出对党的热爱和敬意。
“现在我们以‘绣’为主题庆祝建党100周年的绣品一共有3幅。”韦应丽向记者介绍,绣制一条龙大概需要一条马尾绣和3米的丝线,每条龙需要600针左右,仅“绣”字就需要超过100根马尾和300米的丝线,刺绣针数超过6万针,加上左右两边的说明文字,整幅马尾绣刺绣针数超过10万针,每一针每一线都一丝不苟,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