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都匀公路管理局用钉钉子的精神,围绕“册三”精神引领和创新发展引领这“两个高地”,抓住“三个创新”,夯实“两个基础”,强化公路管理执行力,公路“建管养服”水平得到质的提升,迎来了都匀公路的“高光时刻”。
抓住“册三”精神这个“根”
在都匀公路管理局历史馆,馆内整整齐齐地摆放、张贴着一些老旧的公路物件和泛黄照片。看着这些照片,回想50年代“册三”公路乘东风、插红旗、干劲冲天,誓把天堑变通途的筑路场景,让人唏嘘不已。
品质公路助力乡村振兴
都匀公路管理局党委相关负责人说,“册三”精神是都匀公路人的“根”,不仅要挖掘好,还要传承弘扬好。要结合行业实际,将“册三”精神融入到公路工作中,固化到每个职工心里,培树都匀公路特有的文化品牌,为公路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有深厚的精神财富来充盈。都匀公路管理局紧紧抓住“册三”精神这个“根”,在发展中不断地创造工作奇迹。先后打造了行业文化、道德文化和廉政文化,并以弘扬“册三”精神为主题,深入到基层单位开展了专题宣讲近10场,反响良好。
独山公路管理段相关负责人说,管理局把“册三”精神专题课堂搬到了我们基层单位,同志们学习气氛高昂,对“册三”公路历史有了新认识,对今后工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随着行业发展和公路历史文化的不断融入,当您驱车行驶在黔南各条国省干线公路时,会不经意地发现,公路变美了,而且变得更有“品位”了,它不仅具有外化的“颜值”,还有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
跑出创新发展“加速度”
一直以来,都匀公路管理局大胆创新,跳出“固化思想”,勇于探索公路发展突破的创新路子。
都匀公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面对前人未有的做法和经验,我们要实现公路养护管理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抓住“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只有不断创新,工作才能不断地进步。
机械化施工
对照上述“三个”创新,都匀公路人不负众望,因地制宜、注重调研、攻坚克难,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都匀公路管理局积极有效地探索形成可复制的一系列制度创新体系,不仅探索建立了“135”区域化养护管理模式,还有效地构建了“五大指标”考核体系,并建立“优质优价计量支付方式”等新模式、新举措。
管理局养路工程科负责人说:“当前,公路养护管理正处于转型期,在创新工作中,我们积极采用‘人工+智能化’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以段为考核单元,实行段考核月通报,局段考核季通报,职工工作积极性得到了空前提高,大家心里明白了‘不是为谁干、而是为自己干’,路况指标明显得到了提升。”
科技创新一直是都匀公路局的“短板”,面对难题,如何破题,如何攻坚,管理局上到党委班子,下到干部职工都在建言献策。
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的管理局技术科为了更好地将课题研究工作做深、抓实,他们跑上联下,与科研院所、地方交管部门联合多次深入项目施工一线调研,提出实施方案,进一步增强公路发展新功能。
“近年来,都匀公路局在科研项目上下足功夫,研究的项目不仅在公路实际运用中得到很好的实施,科研成果还多次获得省公路学会一、二、三等奖多次,成果喜人。”管理局技术科负责人笑着说。
起跑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在工作创新的路上,都匀公路局不断按下“快进键”,跑出创新发展“加速度”,年年公路工作都有新突破,这俨然成为职工们茶余饭后热议的骄傲话题。
扭住公路发展的“牛鼻子”
都匀公路管理局积极推行“123”工作机制,扭住公路发展主业这个“牛鼻子”,以高质量发展要求,抓实基础性内业和基础性养护工作,持续提升公路管理新动能,再次做足了公路事业发展这篇文章。
都匀公路管理局紧抓预算绩效执行这条主线,有效地探索和采取管理新措施,注重加强部门预算编制和指标分解、绩效管理组织协调以及预算全链条管理,进一步提升了项目的执行效率。
“我们在整个预算执行中,注重全面分析,合理分配预算资金,将预算指标分解下达到基层,层层落实预算绩效及指标支出责任,确保资金投向合理,这是我们在预算管理中采取的一项新举措。”管理局财务科相关负责人说。
细节决定成败。在公路养护管理中,都匀公路管理局抓住一个“细”字,首先是内业工作从养护计划、日常养护、桥涵养护、养护评定、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和文件管理等七个方面入手,做到养护内业资料收集整理更加精细、规范。同时,注重公路日常性巡查和养护工作,实行常态化的小修修复管理,及时做到了预养护、预处理、预防治。
(来源:云黔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