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黔南网讯 为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福泉市牛场镇坚持念好“选、育、管”三字经,扎实做好村干部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村干部工作能力水平,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拓宽渠道,“选”出高素质村干部。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配强、分类选任”的原则,注重从本地集体经济负责人、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农村致富能人和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等优秀人才中选拔村(社区)“两委”成员。2021年以来,牛场镇稳妥推进17个村(社区)实现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配齐村(社区)“两委”干部127名。同时充分利用市级实施“双培养”工程助推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按照每村不少于2名后备干部的标准,储备后备干部85名,确保事业“后继有人”。
高频培训,“育”出高能力村干部。从严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向各村(社区)推送新政策、新精神,由包村领导及时组织村(社区)“两委”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各站所、科室定期组织各村(社区)“两委”干部进行业务培训,重点培训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等内容,不断提升全体村(社区)干部的业务能力。同时鼓励符合条件的村干部进行学历教育再提升,努力使村干部的理论水平和能力素质得到提高。针对到村任职大学生及跟岗锻炼青年党员,镇领导不定期到村(社区)指导调研,与他们交流谈心,帮助他们了解农村情况,增强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健全制度,“管”出高效率村干部。健全完善村(社区)干部请销假制度,严格落实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认真执行村级各项运转工作制度,不断规范村级工作管理运行机制。科学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年度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村级班子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倒逼村(社区)干部在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砥砺作为。同时突出考核运用。建立村(社区)干部年终述职评议机制,考核结果与村(社区)干部绩效工资挂钩,推动完善村(社区)干部报酬差异化管理机制,实现“以考促进”工作目标,达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效果,进一步提升村(社区)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