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瓮安县通过实施精准教学、精准教研、精准德育三个精准,确保“双减”政策落实落地,推动瓮安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师指导学生绘画
精准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和落实“双减”的主阵地,更是“减负、提质、增效”的关键所在。“双减”政策实施后,全县建立了学校课程开设与实施监控机制,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开齐上好国家规定课程,落实课程质量标准,印发了《瓮安县教育高质量发展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教学管理精细化行动,通过完善集体备课制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等有效措施,加强备课、上课、评价等常规建设,做到教、学、评一致,确保课堂内让学生学会、学好每节课有量、有质、有趣的课。为帮助一线教师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技能水平,促进学科教学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系统抽选优秀教研员及骨干教师100余人,组建教学视导组,深入各学校开展教学视导20余次。
精准教研 促进校内减负。要把“减负提质”落到实处,不能只靠课堂,必须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教研水平。县教育局印发《瓮安县教育高质量发展教师专业成长三年规划行动方案》,建立健全县教研室——县中心学科组——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学校学科教研组的教研网络,通过实施教师能力提升行动,加强师德修养、抓实教师培训、训练教学基本功、实施青蓝工程、名师工程等有效措施,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精准德育,提升育人水平。为实现“双减”提质增效的工作目标,瓮安县各中小学校以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为抓手,制订课后服务实施方案,推行“5+2”模式,全面构建“五育并举”的育人体系,除做好学生课业辅导外,还结合“1+2+1”办学特色、学生学习和成长需求,精心设置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同时依托瓮安红色文化资源、自然资源、民族文化资源等,积极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有效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生活的激情,让学生拥有多样化的选择和发展空间,“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育人方式的形成,对提升全县中小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