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庆祝中国传统节日端午佳节,展示罗甸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风采,保护、挖掘、传承罗甸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广大人民群众切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促进文旅融合,推动旅游产业化大提质,今年端午节期间,罗甸县在县玉湖公园举办主题为“弘扬传统文化·展示非遗风采”的端午节系列活动,引来广大市民群众纷纷前来体验。
活动共分为包粽子体验、非遗传承人开展非遗培训、非遗文艺展演三个阶段。
芦笙舞表演
在包粽子体验现场,有不同口味的粽子给大家免费品尝,同时,体验者们在五分钟之内包的粽子也都可以直接带回家,一时间吸引众多群众前来体验。
“今天体验了包粽子活动,5分钟就包了6个,特别有趣。”市民罗女士开心地说。
“你们先看我演示一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艺培训中,芦笙舞传承人认真地向非遗爱好者和观众讲解如何表演好芦笙舞。其他各项非遗传承人也亲自到场,给非遗爱好者和观众进行夜乐舞、粑棒舞等讲解培训,现场学员们也是学习得津津有味。
《布依古歌》表演
夜间,随着活泼可爱的啦啦操《就是这么牛》,非遗展演文艺晚会拉开了帷幕。随后晚会以一支非遗舞蹈《夜乐舞》正式进入晚会主题,《芦笙舞》《八音弹唱》《织布舞》《布依古歌》等布依族、苗族传统文艺节目精彩亮相,将罗甸地方非遗文化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我是布依族,但是我不会说布依话,回去后好想学习说布依话。”看了晚会后,黄子妍小朋友被自己的民族文化深深地吸引了,表示以后要好好学习自己的民族文化。
织布舞表演
“罗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丰富,我们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利用节假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艺演出,目的就是要让更多的群众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我们的非遗文化发展得更好、传承得更好。”罗甸县文物保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黄昌亭说。
此次活动,不仅营造了浓浓的节日氛围,也为非遗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少数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八音弹唱》表演
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和传递着一个民族和地域的历史记忆、共同情感和经验智慧,是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源泉,也是发展文旅产业的重要资源。近年来,罗甸县为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通过举办“罗甸传统文化生态保护成果展”“罗甸民间文化艺术展”等活动,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平台,对罗甸非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进行宣传报道,利用“文化遗产日”、传统节庆日、村寨及广场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活动。同时,积极鼓励开展健康有益的民俗文化活动,努力营造推进罗甸布依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共建美好文化生态家园的良好氛围,将传统民族文化融入到社会经济发展当中。
(来源:云黔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