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力脱贫攻坚 共创美好生活
——龙里县点面结合各个击破助力群众圆梦小康
“脱贫攻坚,义不容辞;决战贫困,责无旁贷;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铮铮誓言,展现了龙里干部职工在脱贫攻坚工作的决心和信心。自2014年以来,龙里县将“消除贫困,退出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地区贫困县”作为全县干部共同奋斗的目标。
奋进社区全景
“2166”作战体系迸发强大功能
2017年以来,龙里县结合县脱贫任务实际,创新实施“2166”战略行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2166”作战体系即组建县级总指挥部和镇级前线指挥部,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抓总体工作、县委常委靠前指挥的两级指挥机制;组建一支由下派干部、第一书记、镇村组干部组成的攻坚战队;明确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就业帮扶、易地扶贫搬迁、民生政策保障、基层组织建设“六场硬仗”;制定三级督查、精简会议、驻村限时、待遇提升、每月调度、监督执纪六项保障措施。
村村通公路
作战体系中每个人都很重要,从指挥机构到战斗班组,层层负责、上下联动;从后勤保障到前线攻坚,紧密协作、全线出击;从分级督查到监督执纪,导向清晰、纪律严明,各项任务按时序要求高效率推进。
2018年9月,龙里县成功退出贫困县序列,7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脱贫不是终点,2019年,龙里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继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贫困发生率降至0。2020年,龙里县按照有关要求和部署,继续保持体系不变、力度不减、政策不撤、督导不松,坚持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两手抓,将各项举措向纵深推进,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冠山街道大新村群众采收辣椒
“四建四进”强化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治理
龙里县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工作要求,按照“早建、快搬、保稳、脱贫”原则,成立龙里县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积极筹措资金,遵循“城镇化搬迁、园区化安置”原则,按照安置房与配套设施同步建设、动员群众与增收保障同步启动、社区建设与公共服务同步的工作法,将2017、2018年搬迁任务统一实施,建设县级和洗马2个集中安置点,规划蔬菜产业基地1150亩,同步新建学校、农贸市场等公共设施,配置平价超市、文化活动中心等服务场所,按标准分配“微田园”。
群众在基地采摘小皇菊花
与此同时,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形成的新型移民社区存在“生活不适、就业不易、管理不畅、办事不便”等问题,探索“四建四进”管理模式,通过建“组织体系、管理体系、服务体系、帮联机制”,推进“就业进家庭、文化进小区、管理进单元、政策进人心”,有效推动集中安置点综合治理、搬迁群众安居乐业。2018年11月、2019年4月先后承办全省、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现场观摩会。2020年7月,《贵州龙里县:探索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党的建设“四建四进”模式》入选全国基层党建创新优秀典型案例。
醒狮镇凉水村村民整理紫山药
“三个三” 促进就业保障增收
龙里县探索实施定目标、产业组合、长短结合、企农联合“一定三合”产业扶贫模式,着力发展以刺梨、蔬菜、生态畜禽为主,花卉苗木、中药材、食用菌等为补充的“3+N”扶贫产业体系,完善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建立稳定的“农批、农校、农超、农企”供销渠道,确保贫困群众依托产业发展实现增收。同时,龙里县坚持政府主导推进、市场运作管理、群众主体地位“三个原则”,形成合力,建立产权归属机制、强化五级管水机制、分类补贴机制,有效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确保群众喝上健康安全饮用水。2019年6月,龙里县农村管水“三个三”模式获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为搬迁群众开展厨艺技能培训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龙里县坚持把稳就业摆在“六稳”“六保”首要位置,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通过强化三级联动、聚焦三个精准、坚持内外挖潜、注重三招融合,深入推进劳务就业扶贫工作,全县建档立卡有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就业率稳定实现100%,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机制五不变六提升”助力脱贫攻坚巩固提质
2018年9月,省政府正式批复《关于呈请批准龙里等14个县(区)实现贫困退出的请示》,并发布《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龙里等14个县(区)退出贫困县的通告》。自此,龙里县进入脱贫攻坚巩固阶段。
龙里中职学校校办企业解决就业难题
龙里县按照县领导联系镇(街道)不变、部门挂帮村不变、“第一书记”和精准扶贫同步小康驻村不变、干部包户不变、扶贫政策不变的“五不变”要求,持续开展全覆盖、常态化的入户走访、成效回访和后续发展帮扶。继续坚持精准“扶贫”和防范“返贫”两手抓,立足有效防范返贫风险,建立健全预警、帮扶、巩固、提升四项机制,强化动态监测预警、后续包保帮扶、全面保障巩固、造血能力提升。继续围绕产业革命、基础设施后续建管、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服务、就业扶持、惠民政策落实、乡村治理建设,提升产业带动效益、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易地扶贫搬迁成效、提升民生事业保障、提升就业实现程度、提升群众内生动力的“六提升”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巩固脱贫质量,确保已脱贫群众长效稳定脱贫不返贫,非建档立卡群众不致贫。
党员干部和群众一起搅拌泥浆硬化路面 潘希来 摄
“四位一体”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添活力
2018年8月以来,龙里县采取“四位一体”工作法,搭建县、镇、村、组(寨)四级文明实践机构,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坚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服务原则,积极创新内容、形式和手段,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倡导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志愿服务活动的传播者、弘扬者和践行者,通过上下联动、盘活资源、深化内容,有效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切实推进移陋俗、树新风,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续衔接。
小农水项目推进有力 潘希来 摄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龙里县积极发动群众自主建设家乡、管理村庄、发展产业,充分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有效提升农村产业发展,强化农村基层治理,发展农村庭院经济,创新构建了“一歌一画一舞台”,用山歌、平坡苗族绘画和大比武等多种形式宣传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五项工作深入人心。今年,龙里县作为贵州唯一被列入中宣部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10个重点联系县之一。
(来源:云黔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