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阴时雨时儿晴,路湿物润不泥泞,春夏秋爽冬无冰,避暑休闲养性灵。这里是民族聚居之地、文化多彩之域,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民风淳朴,风景名胜荟萃、民族风情浓郁,这里便是黔茶正源之地黔南。
这是一块充满勃勃生机的土地,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黔南州各族人民昂首奋进,追逐梦想,从一穷二白到解决温饱,从改革开放到跨越发展,从脱贫攻坚到全面建设小康,创造了翻天覆地的发展奇迹。
一座幸福之城,须有鲜明的民生底色。
黔南州委、州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呼应民生需求,破解民生难题,补齐民生短板,兜牢民生底线。一个个民生工程、一项项惠民举措,都化作一个又一个笑颜绽放的故事,让黔南的民生答卷写满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打造就业创业快车
过去五年,全州共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5.1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0.3%,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76万人,完成目标任务6万的79.33%;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7%,控制在4.2%以内。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黔南州大力实施就业惠民政策,促进重点群体就业,持续加大创业政策扶持力度,多措并举稳就业,千方百计促增收。
产业发展 瓜果飘香 肖伟 摄
“十三五”以来,全州统筹城乡培训29.45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47.2%;全州新增转移农业劳动力54.19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54.8%;全州建有创业孵化园(基地)建设18个,完成目标任务12个的158%,建有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园(点)20个。聚焦大学生等重点人群就业,推出线上“春风行动”、云招聘“直播带岗”等活动,积极搭建线上就业服务平台,让求职者足不出户就能找到好工作;积极实施惠企解困行动,切实帮助企业减负稳岗,鼓励农民工等在家门口就近就业。
收获甜蜜 肖伟 摄
稳就业就是稳民心、稳发展。通过为全州51.17万贫困劳动力建立全程服务卡,劳动力信息入库率达到100%,建立2016-2020年已入住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业创业信息平台,实现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业创业16.4万人,向全州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稳就业保民生答卷。
小朋友在贵定县沿山镇石板社区移民新区猜谜语 李庆红 摄
社保兜牢民生底线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越织越密、越织越牢的社会保障网,铺就黔南百姓幸福生活的暖心底色。
“十三五”期间,我州坚持“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的方针,以完善制度和提升服务能力为主线,持续扩大社保覆盖面,稳步提升保障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市民享有了更稳定的工作、更可靠的社会保障、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攀升。
企业退休人员“十六连调”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五联调”政策的落实,让离退休人员生活质量有了极大改善。我州全力保障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老人们有了“钱袋子”支撑,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医保待遇水平持续提高,异地就医实现即时结算……一项项社会保险惠民新政的实施,切实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
现代化的养老院让百姓老有所养 肖伟 摄
过去五年,我州坚持以“全民参保登记计划”为抓手,加大政策宣传,大力推进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努力实现“应保尽保”。 2016年,“十三五”期初,全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200.11万人,60岁以上城乡养老待遇实际领取人员42.95万人。到2020年10月,全州60岁以上城乡养老待遇实际领取人员47.42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达223.56万人,比2016年增加了23.45万人,增长率为11.72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覆盖面进一步提高。
同时,不断完善城乡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促进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各项制度有效衔接、资源整合,让每一户困难家庭都能感受到幸福黔南的“阳光雨露”。
打通就医“最后一公里”
在黔南,“大病小病不用往州里大医院跑,家门口就能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正成为广大城乡群众的共识。
“现在在县医院看病方便又便宜,医生护士技术很专业,服务也很贴心。”家住平塘县城的高血压患者刘阿姨来到平塘县医院就诊,焕然一新的医院环境和优质的诊疗服务,让她倍感亲切。自从搬迁到新院区后,平塘县医院改变了以前院区狭小、设备落后的面貌,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为65岁以上老人开展健康体检覆盖所有村居 肖伟 摄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过去五年,我州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健康服务能力逐步加强。全州建成以州、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乡、村级医疗机构为主体,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体系。全州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290个,其中,医院10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145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1家、医学在职培训机构1家。
享受公平优质教育
州委、州政府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工作方针,大力提高普及程度,大力提高教育质量,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黔南州教育事业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
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过去五年,依托“国培”“ 省培”项目,2016年以来招录教师6995名(含特岗教师3113名),选派教师参加国家、省、州级培训3.8余人次。实施名师骨干培养工程,开展全州名班主任选拔工作,选拔认定名校长21名、名班主任50名、名师73名、州级骨干教师1000余名。
加强规划建设,易扶安置点学校全部建成投用。我州“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共108个,涉及新建(改扩建)教育配套项目108个。2016年以来,全州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新建学校75所,总投资19.27亿元。其中初中7所、小学25所、幼儿园43所,于2020年6月全部完工。
全力保障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子女就学 陈明珠 摄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出台《中小学生教学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实施“1+2+1”项目,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覆盖全州390所学校。3所中职学校入围全省中职“强基工程”项目校,罗甸职中、惠水职中进入省级示范性职业学校现场初评;瓮安、福泉2所幼儿园接受省级示范性幼儿园现场评估。
乐享今天的幸福生活 肖伟 摄
如今,一幅浓墨重彩的民生幸福画卷正在我州徐徐展开。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老百姓的幸福感来自于一件件、一桩桩的民生实事。
(来源:云黔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