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黔南州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当头炮”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贫困地区人口脱贫与发展问题的重大机遇,始终将“精准”放在首位,以“绣花”功夫将工作落细落小落实,守住了搬迁对象精准的“界线” 、住房建设面积的“标线”和搬迁不举债的“底线”。经过不懈努力,全州共有24.73万余人搬离“穷窝”,喜迁新居,其中1620个自然村寨实施了整体搬迁。
平塘县大塘镇移民安置点 代传富 摄
易地移民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农民工变“上班族”。徐朦 摄
龙里县奋进社区 冯小东 摄
宽敞明亮的教室让搬迁群众子女学有所教 肖伟 摄
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程中,黔南州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有关精神要求,始终坚持分类施策、精准管理,聚焦聚力稳定就业、基本公共服务、社区治理、组织保障等重点工作,以“六个坚持”推动“五个体系”建设,紧盯“搬迁谁、搬到哪、房子怎么建、搬后怎么办”等关键环节,探索了 “五个三”经验、“一构架三清单”做法、“七个一批”就业模式等一批好经验好做法,给省内外贫困山区易地扶贫搬迁提供了有效的借鉴和参考,为高质量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平塘县金盆街道新兴社区刺绣生产企业为搬迁群众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 肖伟 摄
搬新家 李庆红 摄
学校就在家门口 高贵华 摄
(来源:云黔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