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值绿茶采摘季,“都匀毛尖技工”系列培训大幕开启,旨在提升茶技能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打造劳务品牌。其中,把茶文化建设“软实力”纳入重点培训内容,成为此次全民学习活动一大亮点,目的是推动形成“人人知茶、人人懂茶、人人爱茶、人人说茶”的文化氛围。
茶,如果没有历史文化,也就与普通树叶无异。茶,不仅是产业,还是历史文化和礼仪的承载之品。从“心素如简,人淡如茶”,到“一片青山入座,半潭秋水烹茶”,述说茶道感悟和人生境界;从“北有茅台,南有毛尖”,到“一杯毛尖,不见不散”,呈现都匀毛尖的前世今生和品牌铸造之路。
古有俗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黔南,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都匀毛尖,不仅是一种饮品,还承载着自然与人文相融相生的民间智慧。茶园里采茶姑娘胸前的竹篓,茶厂里老师傅手下叶片翻飞的炒锅,茶馆茶楼里的茶道茶艺表演,都在延续着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一杯绿茶,几缕茶香,可惊艳岁月,也能温暖记忆。
这些年来,黔南州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子,美了环境、兴了经济、富了百姓。一片小小叶子,寄予美好生活。通过茶活动,架起友谊桥,唱好经贸戏,让都匀毛尖走出山门、飘香世界。“硬实力”自不待言,但“软实力”还需“走心”。特别是茶文化并未得以有效传承和普及,亟待着力解决。我们需要“无土种茶”技艺人才的引领传承,更需要“生活有茶香,灵魂有茶气”的普通大众自觉参与。
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到“把都匀毛尖品牌打出去”,再到新国发2号文件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对实现黔南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黔茶出山”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当前,都匀毛尖既要坚持绿色发展,做优茶品质,又要坚持市场导向,唱响茶品牌。同时,更要坚持传承创新,弘扬茶文化。将茶产业发展与茶文化深度融合,让种茶、采茶、制茶、品茶等民间技艺,茶俗、茶礼、茶艺、茶道等民俗礼仪不断发扬光大,打造“醉”美茶园,讲述“黔”茶故事,让外界通过一片片“神奇的东方树叶”,认识黔南,认可这张“绿色名片”。
绿满山头,生态更美;产业兴旺,百姓更富。亲友相聚,一杯毛尖;人人说茶,氛围更浓。茶乡盛景,未来可期。
(来源:云黔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