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让百姓共享健康生活——黔南州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综述

健康,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黔南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今天,不少群众在家门口的社区医院就能满足日常就医需求,边远山区群众足不出村就能在线连通专家远程就诊,越来越多的常用药与救命药纳入医保目录。

十年来,黔南州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总量持续增长,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不断提升,为群众健康提供了可靠保障,守住了群众稳稳的幸福。这十年,是黔南州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取得突出成绩、群众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的十年。

2022年1月17日,黔南州卫生健康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正式签约。冯小东 摄

协同推进  医疗实力稳步提升

在三都水族自治县普安镇高硐村野记寨卫生室,每天一大早,就有不少群众前来寻医问诊,村卫生员平洪谦对前来就医的群众细心查看问诊,再对症下药。在村卫生室里,基本医疗诊疗设备与药品配备齐全,真正让村民小病小痛不出村,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以前这里条件很差,生病只有往县城大医院跑,远不说还挤,看病成了大难题,如今,村里的卫生室建得越来越好,看病不用再往大医院跑了。”谈起这些年来在村里看病就医的变化,村民罗运华打开了话匣子。

为了让群众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尤其是解决老少边穷地区和农村医疗卫生资源不足的矛盾,多年来,面对医疗卫生系统的重点课题,黔南州抓稳医疗服务行业的主力军,协同推进,分层铺下医疗卫生网,牢牢兜住群众的幸福。

在三都水族自治县普安镇高硐村野记寨卫生室里,卫生员对前来就医的群众细心诊疗。安金山 摄

建强州级“龙头”,围绕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建设10个专科联盟和急诊急救“五大中心”一体化管理服务体系,推进建设国家级2个重点专科、省级27个重点专科,设立23个州级医疗质控中心,实现全州相关专业医疗同质化质控,推动州县相关专科能力水平联动提升。

做优县级“中枢”,目前,全州县级公立综合医院全部达到二甲水平,县域内就诊率达91.55%,居民医保报销比例稳步提高。不仅引导县域医共体提升医疗能力,而且致力于推动将更多工作转向疾病预防。

平塘县妇幼保健院医护人员在给患者输液  肖伟 摄

夯实基层“网底”,推动县域医疗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目前,已有21家基层医疗机构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119家达到基本标准。

头疼脑热不出村,一般疾病不出县,大病重病不出州。如今的黔南,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网不断优化,相关专科能力水平持续提升,分级诊疗制度加快推进,群众看病难问题有效缓解。

医里有“数”  数据赋能均质发展

近日,李女士到长顺县医疗集团中心医院骨科门诊就医,她提前在网上预约挂了号,当天直接去医院取号候诊,就医过程中,医生当场把费用算清,她在手机上交完费直接去拿药,不到一个早上就完成了就诊。

长顺县医疗集团中心医院医护人员引导群众利用智能设备进行挂号就医  徐朦  摄

为群众提供更好更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智慧化就医”不可或缺,李女士便捷的就医体验,就是数据赋能医疗卫生系统发展的成果体现。如今,黔南州23家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接入贵州12320预约挂号平台实现网上预约挂号和移动支付,228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移动支付,243家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实现数字化服务。

数据多跑路,不仅让就诊过程不再是无尽的排队等待和折返跑,也让群众尤其是偏远山区群众为看好病而跋山涉水成为过去式。

“吃了药以后再坚持测血压,看效果怎么样,如果不好,我们再坐诊……”日前,在福泉市第二医共体仙桥分院,一场远程专家会诊正在进行。73岁的仙桥村村民曹兴华患有原发性高血压10余年,最近血压控制欠稳定,因此仙桥分院的医生通过远程会诊的形式,连线福泉市中医医院的主任医生徐云峰进行进一步检查和问诊。“现在不用跑去市里就能远程看市里的专家门诊,在乡里拿药回家吃就行了,方便很多。”提起如今便捷的就医过程,曹兴华称赞不已。

在龙里县龙山镇团结村卫生室,村医陈莉与龙里县医院内科专家对患者进行远程会诊。袁苏梅  摄

2017年以来,黔南州投入建设资金12441万元,为全州228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远程医疗软、硬件设施,实现远程医疗州、县、乡全覆盖。截至今年7月底,全州累计开展远程会诊2238例、远程影像15863例、远程心电2530例,医疗服务进一步均质化。

从治到防  观念转变造福百姓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更重视生命质量和健康安全,不仅要求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更希望不得病、少得病。多年来,黔南州推动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将维护人民健康的范畴从传统的疾病防治拓展到影响健康的各个领域。

走进黔南州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中心设置相对独立的服务区域,各种医疗设备完善。经过不断发展,医院“治未病”中心整合了体检部门,为群众体检时,医院会以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干预调理,达到未病先防,并运用中医综合手段对“亚健康状态人群”进行调理。

长顺县集团医院医生进村入户为村民检查身体     徐朦 摄

不仅打通防治通道,瞄准医养结合的难点堵点,黔南州整合现有的医疗卫生和养老资源,打通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探索创新医养结合新模式。

在贵定县盘江镇,村民赵俊高的母亲常年腿脚不便,妻子患有精神性障碍,家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一直以来是他担忧的问题。现在有了家庭医生定期到家里给家人检查身体,他放心了很多。

家庭医生,是黔南州推进医养结合的成果之一。依托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卫生服务人员与居家老年人签约,全州家庭医生签约65岁及以上老年人27万余份、健康管理人数超25万、健康体检人数超27万人。

黔南州为65岁以上老人开展健康体检覆盖所有村居   肖伟 摄 

此外,黔南州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了老年病(医学)科,占比达79%,11家县级中医院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全州所有乡镇卫生院均设置了慢性病门诊,基层管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人数同比上升9.72%、46.15%,规范管理率同比上升2.21%、1.84%。

医疗卫生事业的累累硕果,不仅促使黔南州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得到有效改善,更满足了群众多样化的健康需要,健康福祉已惠及千家万户。

(来源:云黔南网)

责任编辑:杨嫒嫒

投稿邮箱:qnrb999@163.com 广告业务咨询电话:0854-8199051 地址:贵州省都匀市剑江南路9号黔南日报社 隐私保护指引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54-8199051 举报邮箱:75835975@qq.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2120170011号 贵公网安备52270102000185号 黔ICP备16001085号

主管单位:中共黔南州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黔南日报社